高职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制定并出台《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及任务清单》,科学确定教育评价的目标。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是提升职业院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关键,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规范程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一,科学确定教育评价的目标。高职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制定并出台《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及任务清单》,科学确定教育评价的目标。
第二,建立健全评价组织机构。高职院校要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建立“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委员会”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指导中心”等机构或部门,制定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标准,统筹配置教育资源,监督评价实施情况。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开展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上级评价,满足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体现出用人单位等各方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要求,以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标准性,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公信度,激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第三,完善评价标准。高职院校要根据国家政策法规要求和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标准进行动态调整,及时修订完善教学标准、专业课程标准、教师发展评价标准、学生成长评价标准、社会服务评价标准等,同时建立监测督导机制。尤其是对于学生成长评价,要基于1+X证书制度,改变以往以学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标准,把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纳入人才质量评价。
第一,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改革成效评价制度。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企业参与人才评价的机制,有序实施校企合作建设专业(群)、课程、教材、师资等质量评价,推进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实践教学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同时更有效地满足企业需要。改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式,细化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和评价标准的内容要求,突出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专业对口率、职业发展情况等指标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第二,构建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估体系,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和培训后就业率等。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等的沟通与合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构建“政府+学校+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委托培训、合作培养、高端培训、技能认证、辅导培训、课程研修、研修考察等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和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教育培训服务,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加大资源共享力度,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一,完善科研评价机制。高职院校要加强宏观战略规划与系统化指导,建立健全科研创新平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建立重大标志性成果培育机制,打造前沿领军型的跨学科创新团队及高级别创新团队;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保障学术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高职院校要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从而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高职院校要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价机制,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业绩突出的机构和人员给予奖励。
第二,高职院校要加大对产学研合作情况、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及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情况的评价力度,加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第三,推进科研成果分类评价。建立服务学科分类发展、多类型成果评价、学术平台建设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探索推行以质量为导向的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成果质量评价方面,重点对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创新性、实用性、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专业性评价;学术价值评价方面,重点对科研成果在学术领域内的重要性和贡献程度进行评价;经济价值评价方面,重点对科研成果在经济领域内的价值和应用潜力进行评价;社会价值评价方面,重点对科研成果在社会领域内的贡献、影响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价。
第一,完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严把师德师风考核,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师德监督、考评和失德失范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让师德师风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第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以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引领,完善教师招聘、职务评聘、绩效考核评价标准,探索建立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将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实绩、工匠精神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突出职业教育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推进职业教师评价破“五唯”改革。综合考察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校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专任教师队伍水平成效。根据不同的学科与岗位特点对职业教育教师进行分类评价,完善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评价、上级评价机制,做到既科学地评价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一,改善评价手段,借助“互联网+”的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评价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建设校本数据中心,对学生学习进行监控和分析,实现学生管理的全程化和精准化,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采用重视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顺利而高效地达成教育目标。
第二,完善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将评价结果反馈到人才培养过程,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激励师生继续努力,帮助师生制订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充分发挥评价结果对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