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傍晚,阮女士在大光明电影院门口等放学的儿子一起观影。
一句熟悉的“大光明碰头”又回来了,作为上海电影市场最直观的窗口,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大光明影院的票房创了历史新高。而影院门口除了等同伴的,还有等影迷取餐的小哥。
电影院门口有等人的,还有等外卖的。
【资料图】
年轻人更多些。
下午3点,正是进散场客流集中时段之一,大光明电影院副经理胡谌和志愿者戴着口罩站在人群中,手拿“小蜜蜂”喊话“注意脚下安全,上下楼请不要看手机”,一边疏导客流一边回答影迷的各种咨询,她说,“感觉回来了,蛮感动的!”
进散场集中时段,客流占据了整个大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加强引导,影院开足四扇门疏导客流。
的确,本届电影节大光明电影院的票房就能印证电影院的人气,一号厅、二号厅、三号厅均放映电影节展映影片。截至6月13日,有96个场次满场,满场率已超三分之二,且还在不断刷新。同时,电影节开幕第五天大光明的票房已达580万,超过2019年最高纪录453万,创历年电影节展映新高。
二楼电影节30周年历届海报展,有人特地来打卡,有人趁排队上洗手间的工夫观展。
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文创产品热卖,不少已断货。
三分之二场次都满了。
线下售票窗口,年轻人抱着捡漏的心态问问。
阿姨妈妈们看电影、打卡两不误。
影迷有序排队检票入场,虽然卖品部开了,但很少有人拿着爆米花进场。
对预期的高人气,影院方面也做足了功课,除了前期设施设备检查调试,电影节期间工作人员放弃休息克服人手紧张,连行政人员也出来帮忙,每天安排2-4名志愿者服务观众。影院的一楼和二楼各设置3台电影节专用取票机,由专人引导。对于拖着行李箱来的观众,还提供寄存服务。
不少影迷拖着行李箱来观影,影院提供寄存服务,这让影迷很暖心。
小李和好朋友是大四的学生从杭州来,两人在上海待4天看10场电影,规划好电影院路线,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找了家酒店住下,这是她们的第一届电影节之旅,疲惫而愉快。
胡谌介绍,电影节观众比较专业、有素质,虽然电影节客流量很大,但卖品数量并非与客流成正比,他们希望提供安静的观影环境,全身心投入观影,结束后全场自发响起掌声,向电影人致敬。
大三学生吴金宝抢到一张金爵奖短片合集的票,也是本届电影节唯一一张票,他提早一个小时来到大光明电影院等开场。学习编导专业,他选择在大三时休学,看电影对学业有帮助,也曾以群演的方式进过剧组,自己在里面走走戏,看导演怎么拍如何调度演员,很有收获。“感觉比较浮躁出来历练历练,然后再回学校学习。”
华师大研二的李冬祥对上海电影节情有独钟,因为在大屏幕上能看到他们这个年龄看不到的经典电影,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他在4k修复版《悲情城市》的票根上敲上纪念章,引来许多影迷羡慕眼光。他说:“这是我们影迷的节日,电影节是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研究生毕业后想到上海工作生活,因为可以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
影迷找各种角度为自己的电影节留下纪念。
影评人石川出现在大光明。
下了班带上吃的,看电影要紧。
栏目主编:张春海
本文作者:蒋迪雯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