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黄亚苹 实习生 盛涛
4月10日9时30分,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内,生命体征监护仪滴滴的响声掐断了张大卫最后的希望。他的儿子张琼,生命被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
悲痛之余,他和妻子邱飞做出一个艰难决定:捐出儿子所有“能救人的器官”——眼角膜、肝、肾。这位岳阳平江小伙的生命,开始在5位素昧平生者身上延续。无影灯下,眼角膜被移入眼库,肝、肾两处器官则分别给予了其他3名患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捐献“所有能用的器官”
“儿子去世的事实无法改变,我们想让他换个方式留下来。”4月13日,父亲张大卫整理着遗物,回忆起捐献儿子眼角膜及其他器官的决定,声音哽咽,语气里满是心痛和不舍。
“他身体向来很好,7日晚上11时多还在加班;第二天工人喊他吃早饭,才发现他倒在沙发上,嘴边尽是呕吐物……”张大卫说,在ICU急救的近48小时内,曾三次与医生谈话,只想让儿子活下来,“哪怕是个残疾人也行,只要留下一条命,我愿意终身照顾他。”
在ICU外等待时,门外一块写着“器官捐献、生命永续”的宣传标语引起了张大卫的注意。“如果儿子真像医生所言,情况危急,能否让孩子换一种方式活下去?”张大卫当即向妻子提出捐献器官的想法,征得同意后,又询问在广东训练体操的小女儿张依以及宗族长辈的意见,得到全票同意。
天不遂人愿,张琼最终经抢救无效去世。这名照片里挂着爽朗笑容的平江伢子,生命永远定格在4月10日。此后,鲜活温润的希望,将代替张琼,和时间赛跑。
“4月19日是他35周岁生日,他用这种方式送给世界最后一份礼物。”张大卫说。
返乡创业带动当地村民就业
“张琼生前孝顺、懂事,热心公益,一定会为父母的决定感到高兴。”张大卫提到,张琼从小就是个热心肠,高中就参加无偿献血,累计献血8次超3000毫升,“他献血也不跟我们讲,而是拿着献血证回来淡淡地说一句,今天去献血了。”
热心公益外,张琼心系家乡新农村建设。2022年,受平江县邀请,他和父亲放下广州的生意,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平江县安定镇毛田村创业。
同年9月,父子俩创办湖南智美水产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为村民提供鱼类养殖技术,带动当地近30位村民就业。父子俩还出资5万元,拓宽乡村的小道,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岳阳市红十字会数据显示,全市志愿报名捐献器官人数达到20014人,累计协调器官捐献157例,使434名器官重症患者得到成功救助。就像一条河流拥抱另一条河流,一个生命消逝了,但很快流向另外5个生命。他们将代替张琼,好好活着。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